文言小说的绝唱
郑建荣
我在读小学之前,就已经对聊斋故事着了迷。聊斋连环画可以说是其滥觞。父亲在新华书店买了许多聊斋连环画,既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,又有上海、四川、吉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等地的出版社出版的。由于是陆续出版的,无法确定书店何时到货,父亲经常托在书店工作的朋友代为购买。买到之后,他就抱着我坐在书桌前,把连环画放在桌上,一页一页地翻给我看。一边翻,一边给我讲书中的故事。画中的亭台楼阁、山水风光深深吸引住了我。当然,故事是主角。《娇娜》、《小谢》、《粉蝶》、《翩翩》等等连环画为我打开了《聊斋志异》这部世界名著的大门。遗憾的是连环画故事过于简略,所以,上小学以后我喜欢上了用白话文译写的《聊斋故事》。上海文化出版社曾于五十年代出版了六本一套的《聊斋故事选》。七十年代末,文化出版社请何满子先生选译了部份故事,编成二册;又从五十年代版的故事中选出五十一篇,也分作二册,一共四册,以《聊斋故事》为题分批出版。当时,星期六是父亲的休息天,他每次都要带我去福州路的古籍书店,看看有没有《聊斋故事》。最先买到的是第四册,我印像最深的也是这一册。封面为红棕色,画面是《僧术》这则故事的插图。这本书就放在床头的小几上,每天晚上临睡前我总是要看几篇,否则就睡不着觉。书中的《湘裙》、《鸟语》、《聂小倩》、《考弊司》、《司文郎》、《二商》等等故事百读不厌,回味无穷。父亲曾买过五十年代的《聊斋故事选》。那时他收藏了很多书籍,业余时读书、写毛笔字、唱评弹、拉京胡,忙得不亦乐乎。听父亲说,他原来有好多种不同版本的《聊斋志异》和据之改编的连环画。《聊斋故事》中的插图就与他收藏的《聊斋志异》中的插图完全相同。数十年沧桑,当年的满箧盈屋的书籍所剩无几。
读初中之后,我开始阅读《聊斋志异》。正是在这时,我才体会到聊斋故事的内涵和作者的辛酸痛苦。一个创作出世界名著的冠绝时辈的文学家,竟然穷困终身,这是蒲松龄的悲剧,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悲剧。八股取士加“文字狱”湮没了轶伦之材,扼杀了文言小说。自唐代以后,能与瑰丽多姿的唐代小说相媲美的文言小说恐怕只有《聊斋志异》这一部。
读《聊斋志异》,好似遨游于优美文字的海洋。如《余德》中对鱼缸的描述:“……贮水养朱鱼,经年,水清如初贮……误碎之。水蓄并不倾泻……缸宛在,扪之虚耎……忽结为晶,鱼游如故……”又如《凤仙》中对镜中人的描写:“……归见镜影,惨然若悌。隔日再视,则背立如初。……乃闭户研读,昼夜不辍。月余,则影复向外。……揽镜视之,见画黛弯长,瓠犀微露,喜容可掬,宛在目前。……”引人入胜的语句,使读者感到故事中的人和物就在眼前。“身临其境”也不足以形容。这样的例子在《聊斋志异》中数不胜数,像《粉蝶》、《安期岛》、《仙人岛》诸篇。寥寥数语而能引人入胜,这是文言的独特魅力。在语文课上学习文言文时,大多数同学都感到枯燥乏味。我却恰恰相反。这也要归功于《聊斋志异》。
2008年8月28日